非京籍、没户口在北京上学一直是一大难题。尤其不能在京参加高考,劝退了一大批非京籍北漂家庭。外地人口在京参加高考难度有多大?毫不夸张的说,全国范围内,如果北京排第二,估计没有哪个城市能排到第一。
8月16日民政部等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到了“学有所教,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高考政策。”
这难道是政策松动的信号吗?如果真的实行,对非京籍家庭来说确实一件大喜事!
流动儿童学有所致政策明确指出: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就近入学,符合条件的在居住地参加中考;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允许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在居住地普通高中就读并在当地参加高考。
这里有一个词很关键:符合条件的。只有满足条件才能在居住地参加高考,不满足条件同样不可以!具体条件要求是什么,这就说不准了,是大部分人都能满足条件,还是极少数人能满足?
先不说以后在北京参加高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按照现在的政策来看,外地户口想要在京参加高考很难!
目前,北京满足“九类人”的非京籍子女可以在京参加高考。有一点需要注意,志愿填报时只能选择专科批次的志愿,说白了就是只能报考高职、高专,上不了本科。
不是“九类人”的非京籍,一般要么选择在私立学校借读,高考回到原籍;要么把户口迁到天津、东北等地方;再就是直接移民,索性不走国内高考路线。
就拿我的一位亲戚来说,河北户籍的北漂人,他们选择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初一前后离开北京,回到老家的县城继续读高中,而像他们这种情况的并不在少数,同班中就有好几位学生都是如此的情况。(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异乡求学,并非易事。积分落户是当下很多普通北漂人落户北京的选择,有远见的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手准备了。就拿今年北京的积分落户结果来看,共有6002人入围,最低分数114.46,成功率5.96%。在全国户籍政策普遍宽松的趋势下,北京的政策几乎未变,竞争激烈,所需分数也逐年升高。
北京积分落户的最低分数多年来持续上涨,预测2025年也不会低,少涨几分都算是非京籍的福气了……
目前,《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提及的政策,具体到如何执行、何时执行?谁也不知道,与其寄托于这个,不如两条腿走路。先做好其他的落户规划,能赶上这个政策自然好,赶不上咱们也有退路。
我们查看2024年积分落户的6002人中的加分项目,大家常见的加分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年龄、职住区域等,而创新创业、荣誉表彰、纳税则占得比例并不高。
我们对比最高分和最低分(选取公示名单最后一位),二者差异较大的为合法稳定就业与教育背景两个类别,可以说我们好好工作、好好学习非常重要哟~(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职住区域、年龄等都需要“熬时间”,你工作几年就是几年,不存在能突然加分的情况,而教育背景就不同了,我们不同的学历学位对应的分值可不同!
北京积分落户政策中,对学历积分有明确规定:
• 大学专科(含高职)10.5分;
• 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15分;
• 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26分;
• 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博士学位37分。
就拿本次最高分的教育背景来说,37分对应的是博士研究生,而最低分的15分对应的学历学位为本科,即使减去了社保和住房的10.5分,依然加了23.5分,要知道有时候落户最低分和未落户成功的人可能就差0.5分。
估计有同学好奇了,为啥最高分的这个人还要减去10.5分,而最低分值的那个人就没减呢?
根据积分落户的规定:取得学历(学位)期间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年限及连续居住年限的积分与学历(学位)积分不累计。
最高分的这个人应该是在职博士,因为在职就读期间可以正常缴纳社保,因此我们如果以这个学历申请的话,就需要减去就读期间的社保年限和居住年限积分。如果他就读的是全日制博士,那么就不需要减去这个分值,不过他就读全日制博士期间不能上社保,相应的他在合法稳定就业上分数就会少。
在北京积分落户中,教育背景不区分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只要是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国内及国外证书,在工作期间拿到的在职研究生学历也可以积分。所以,我们为了积分落户加分想提升学历,也不需要辞职,在职提升的学历完全可以进行加分。
(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