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小年”通常指的是报考人数较少,考研热度较低、院校录取分数线较低,整体难度较小的年份;
与之相反的就是“考研大年”,指报考人数多,分数线水涨船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爆了”,这年就是“大年”。
对于25考研,网络上在很早之前就流传着今年是“考研小年”的说法。那么,今年真的是“考研小年”吗?报考人数和分数线都会下降吗?25考研会不会成为“最容易”上岸的一届?
考研报考人数预测
了解过往年考研报考人数的同学们都知道,2017-2022年考研人数一直处于10%-20%以上的增长,不过2023年增长人数开始放缓。
到了2024年考研人数438万,对比2023年的474万降低了36万,降幅高达7.6%,实现9年来首次下降。
虽然现在考研往届生的比例逐渐与应届生持平,但是应届生考研的热情通常来说会更高。我统计了近五年高考本科招生人数与考研报考人数的对比,2017年高考生参加2021年考研,而我们今年考研的应届同学,应该是2021届本科生。
综上分析,2021年高考本科招生人数与2020年近似相等。鉴于前一年考研的基数,25年考研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可能也不会超过24考研时,那么今年考研人数应该不会大幅增加,大概率是与24年持平或略微下降。
考研招生人数预测
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此次共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发布了一个重磅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说明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所以说,2025年考研扩招是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来说,招生人数增长意味着入学人数相应增加,成功上岸的人也会更多。
国家线预测
2024考研报考人数438万,相比前一年报名人数有所下降,但是大多数专业国家线却并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例如:哲学、交叉上升10分,历史学、理学上升9分,医学上升8分,管理学上升7分等。我为大家整理了近5年的国家线趋势图,按涨分和降分做了归纳,这样能更清晰地看出国家线的涨跌情况。(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这些专业涨分了
1)按学科门类统一划线学科专业
哲学 涨↑10分
法学 涨↑5分
法学 涨↑2分
历史学 涨↑9分
理学 涨↑9分
医学(部分学科专业) 涨↑8分
管理学(部分学科专业) 涨↑7分
交叉学科 涨↑10分
2)单独划线学科专业
体育学、体育 涨↑8分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 涨↑8分
会计 涨↑4分
审计 涨↑4分
这些专业降分了
1)按学科门类统一划线学科专业
经济学呈现下降趋势,近三“年都在下降,2024年下降↓8分。
2)单独划线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近三年国家线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下降↓5分。
公共管理近三年国家线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下降↓2分。
工程管理近三年国家线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下降↓2分。
这些专业分数基本持平
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原汉语国际教育)国家线比较稳定,近两年都是350分。
教育学国家线比较稳定,近两年都是350分。
军事学国家线比较稳定,近两年都是260分。
农学国家线比较稳定,近两年都是251分。
工学国家线比较稳定,近三年国家线都为273分。
2024考研在竞争对手减少了很多的情况下,从最终的数据来看,竞争激烈程度并未出现放缓的态势。借此预测2025年的竞争难度,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25考研氛围
经济大趋势下,考研可能也不再是大家的首选项。追求就业稳定性的同学可能会去拼国考省考;经济情况好的人会把留学作为首选项;对于普通家庭的人,找工作成了第一要务……
考研不是人生唯一的选项,除考研外其它替代选项越来越受青睐,大家的考研热情和需求大概率会放缓。
综合上面来说,预测报名人数放缓、招生人数增长、考研需求放缓,25年看似是考研小年,我们一定能非常容易的上岸吗?不一定!
不要神话考研“大小年”!从官方角度来说,并没有明确说明考研难度与年份有关!而且,即使有大年或小年,放到每个个体身上,考研对每个同学的难度仍然是差不多的。
从近几年的考研形势和就业形势来看,考研上岸依然不容易。外部环境我们很难改变,我们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
既然选择了考研,我们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把握好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复习好,尽力考到高分,我们上岸的概率才能达到最大!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抱有今年是“考研小年”的侥幸心理,不管是难还是易,我们都应该拼尽全力去备考!
(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