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纷纷猜测2025年考研热度会否再创新高时,一组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2025年考研人数竟然比去年少了40万!更令人惊讶的是,连一些热门专业也遭遇了冷落,报考人数大幅下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多所高校报考人数锐减,热门专业不再“热”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考人数降幅约7%
截至2024年10月23日22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考生人数为1271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报考人数减少了982人,降幅约为7%。这一数字无疑给那些准备报考北航的学子们泼了一盆冷水。
(2)华侨大学:报考人数减少近千人
华侨大学2025年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83人,虽然相较于10月20日的统计数据增加了93人,但与2024年相比,报考人数仍有近千人的减少,降幅大约为18%。这足以说明,考研的热度在华侨大学这里也降温了不少。
(3)沈阳药科大学:报考人数降幅达32%
截至10月23日,沈阳药科大学已有3163名考生完成了统招报名。然而,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今年的报考人数却有所下降,减少了1472人,降幅达到了32%。这一数字让人不禁要问:沈阳药科大学的吸引力真的下降了吗?除了以上三所高校,还有其他多所高校也出现了报考人数减少的情况。安徽医科大学甚至有43个专业没有人报考;陕西理工大学报考人数不足10个人的专业有6个;河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不足的专业有10个;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报录比低到3.41:1;深圳大学报录比1:1的有17个!这些数字无一不在诉说着考研市场的变化。(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考研人数首次下滑,背后原因何在?
去年,考研人数首次出现了下滑,减少了36万人。而在已经连续6年报考人数增长率在10%以上的背景下,这一变化无疑让人震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考研人数的下滑呢?
(1)研究生学历不再是就业“敲门砖”
随着研究生群体规模的大幅上升,人们发现研究生学历也不能保证一份体面的工作。许多出于就业压力而非学术兴趣的人员开始退场。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一个研究生学历并不能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他们选择了放弃考研,转而寻找其他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2)“卷学历”解决不了就业问题
在过去几年里,“卷学历”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他们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来增加就业竞争力。然而,现实却告诉他们:想要通过“卷学历”解决就业问题是不可能的。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许多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而非学历高低。因此“卷学历”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
➽在职研究生大热,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在考研人数下滑的同时,在职研究生却迎来了大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在职研究生性价比高
对于上班在职人员来说,时间成本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他们不可能像全日制学生那样有大把的时间去备考和上课。在职研究生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在职研究生不仅可以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还可以结识更多的人脉和资源。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2)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再仅仅看重应聘者的学历高低而是更加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工作多年的人来说提升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和结识更多人脉合作可能更加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交流和实践活动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考研市场变化带来的启示
考研市场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1)理性看待考研
考研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做出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或者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一无所获。
(2)注重能力提升
无论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我们都应该注重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了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因此我们应该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培训课程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3)多元化发展路径
除了考研和直接就业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比如创业、自由职业、海外留学等等。这些路径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宽广和精彩。
(武汉恰播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